欢迎访问本站!今天是: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教育督导 > 正文

教育督导应关注校长课程领导力

来源:督导网 日期:2015-8-18 16:41:55 人气:44

教育督导需要关注学校课程改革,关注课改焦点——校长课程领导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开发共同体,领导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的能力。因此,督学作为督导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关注学校课程规划、实施与教学领导的能力、课程科研与校内外资源开发的能力、课程评价与文化建设的能力,通过发展性督导评价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教育督导部门是政府对教育实施宏观管理的行政监督机构,其工作目标不仅在于使被督导对象能够执行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贯彻执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和阶段性工作要求,履行各自的教育职责和行政职责,还要通过督导促进教育效益与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目标。

课程改革是优化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上海课改的主要任务已聚焦于课程实施、质量评价、教学改革等核心领域,工作重心已转向学校层面,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正成为深化课改的焦点。因此,课程改革与校长课程领导力应该成为教育督导部门关注的重点。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课程开发共同体, 根据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领导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与文化建设过程的能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主要任务是在准确理解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校长及其团队能够合理规划学校课程计划, 实现课程计划落实与教学领导,发展课程科研,开发和应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改进课程质量评价, 培育课程文化。关于校长课程领导力,督学需要在实践中关注以下几点。

一、课程规划能力

学校课程计划文本是落实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抓手与载体。但在实践中学校对课程计划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造成课程计划内涵被简化、功能被弱化、整体工作无法形成系统化,影响学校文化与经验的积累。因此督学在督导实践中中需要关注学校对课程计划进行规划的能力。

首先,督学需要关注校长对学校课程计划的理解。课程改革与实施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校长对课程计划的理解以及对课程实施的掌控,或者在课程实施中对实施团队的有效建设,其实是决定一所学校能不能落实、甚至创造性实施课改的关键要素。校长要具有引领课程改革的主体意识,增强以课程为抓手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具有课程计划的准确理解力,能够正确理解并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增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要具有特色建设与文化意识,能够通过特色课程体现学校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全面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同时,校长要能够意识到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不是个人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多主体共同研讨、合作的产物,不仅要关注学校内部还要认识到学校外部资源的存在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其次,督学需要关注学校课程计划的内容。学校课程计划是对学校近期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管理、评价等可操作性措施的整体规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与学习内容的整体规划,影响着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整体安排。科学的学校课程计划必须基于政策、基于学校、基于研究、基于对话,着眼于学校长足发展。因此,学校课程计划要包括学校背景分析、学校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与管理等。

需要强调的是,督学对学校课程目标的评价要从学校课程建设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等多方面予以考虑,考察目标是否是基于学校背景分析,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载体,督学需要在实践中观察学校是否遵循课程方案的要求,开齐课程门类、保证各类课程的课时、总课程量等,同时特色课程的课时是否符合标准,符合学校特色文化,与学校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系统运作相协调。因此,课程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本校文化传统、办学理念与特色,校长需要引导教师出谋划策, 规划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课程计划的发展方案, 指引课程发展方向。

二、课程实施与教学领导能力

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离不开管理者的统领掌控,如果实施过程中所出现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课程的实施不可能真正到位。同时课程的实施是团队行为,校长需要带领教师团队围绕课程目标和要求,引领教师敏锐地捕捉课程实施中的问题,通过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和活动,共同反思和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题,落实学校课程计划。

教学领导是课程领导的重要内容,教学有效性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直接体现。上海从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是落实教学基本规范, 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二是把握教学基本要求,这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抓手;三是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这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

因此,在实践中督学需要关注,校长是否能够统领掌控学校课程的实施,是否能够引领教师团队围绕课程目标与要求,共同反思研究,落实推进课程计划。督学还需要关注校长是否重视教学领导,能够树立专业权威,把听课和分析课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和滋养自己思想的源泉;能够理解教育规律,在学生发展与教育理想之间寻求平衡点;能够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分析教学动态,抓住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问题,带领教师研究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运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同时,督学更需要关注在实践中学校教学基本规范是否落实,学生课业负担状况,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等。

三、课程科研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从课程种类、课程内容到课程时数都是统一制定和要求的,所以无论是学校管理者的校长还是课程执行者的教师都不可能形成课程意识。而没有课程意识要对教学进行深刻变革是不可能的。“教什么”、“怎么教”、“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些课程与教学改革最关键的问题,但却是无法用简单的答案解答的,这需要深入地探索与研究。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学校的科研状况对于学校提升的意义是无可辩驳的。

学校的课程科研是指学校全体成员以学校课程的开发、设置、实施、评价等为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科学、深入的研究。课程科研可以是有步骤、有计划的系统性研究,也可以是对其中某一研究对象的独特思考与研究。课程科研可以说是校本课程制定的思想基础,是学校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督学的关注。

校长领导与实施课程科研的能力是校长专业化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也要求教师具有科研意识与能力,校本课程的制定与实施也对教师团队的课程研究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督学在督导实践中有必要关注学校课程科研的状况。这表现为校长对课程科研的关注与领导实施能力,教师对课程科研的态度与实践,学校是否能够通过课程科研引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动机并引发团队组织合作精神。学校是否能够通过课程科研推进课程计划的执行、反思、改进,增强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制定能力;通过课程科研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课程开发与统筹运用能力

学校课程资源主要依赖于学校自身的资源开发,其中教师资源是最需要开发的资源。教师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其中既包括对国家课程的创造性的实施,也包括利用自己的专业和非专业优势,在学校的课程框架内,按课程的基本要素,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教育教学资源。校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资源的意义和价值,并按课程建设的逻辑和要求开发好、管理好教师资源。

学生是课程开发的受惠者,同时也应该是参与者,有时甚至是执行者。学校的制度文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人际关系、环境布置等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非显性环境资源。如果学校能按课程的要素对它们加以整合和利用,让它以课程的形式呈现,就能激活学校对课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立体的课程形态。

但校内课程资源有其匮乏性,但如何在有限分配的资源中,再争取有利的其他来源,则有赖于校长的运筹帷幄。校长需要密切联系政府、企业、社会、家长,充分结合校内外资源,加强校外机构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利用校外的课程资源(如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网络资源等),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教师开发和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及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笔者在“中小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专项督导中发现,许多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是既是中小学学校结合高校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规划馆等)的产物,同时学校也注重家长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通过家长上课、家长科研辅导、家长共读等形式,形成丰富、深刻的多样化课程。由此可见,督学在督导实践中需要关注校长及其团队是如何有效开发教师、学生、环境等校内显性与非显性资源,并与此同时能够多元、深刻、丰富、民主地充分运用校外资源。

五、课程评价能力

学校课程评价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评价的目的在于根据资料信息,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判断课程的价值,为课程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促使课程编订科学化。因此课程评价的核心就是要对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编订和实施、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课程后的结果等的评价和分析,为课程决策和改革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评价的方式应该是自评结合他评。自评有利于学校发挥自主管理的作用,通过发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课改的宣传、落实、反思等多重效果。他评需要积极听取家长、社区、社会及教育行政机构的意见,以避免当局者迷。

教育督导机构作为行政监督机构是他评的主要落实者,这需要督导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发展性督导评价的理念关注学校自评的主体是否多元、实施过程是否客观、实施结果全面,以评促评,促进学校课程评价能力不断提升。

六、课程文化建设能力

任何课程理性的合理运用是与适用的文化环境相结合的,课程本质上不是“价值中立”或“文化无涉”的纯粹知识活动,它必须具有价值参与的生存环境。因此,关于课程的研究就离不开与之共存的学校价值与文化,加之学校的功能是由学校开设的课程来履行的,学校育人的理想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主要和核心的成份。

根据学校文化的四分法,笔者认为学校课程文化也可以划分为学校课程物质文化、学校课程制度文化、学校课程行为文化和学校课程精神文化四个方面。基于此,督导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关注课程物质文化的环境熏陶作用,学校是否能够有意识地挖掘物质层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关注课程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学校是否能够有意识地强调课程设置、实施、评价、管理等过程中的规则体系,通过各种外显与内隐的规则制度化来保障课程领导的一系列过程得以有序进行。关注课程行为文化导向作用,学校是否能够有意识地通过师生教学管理、学术活动等方式帮助全体成员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并通过其长期稳定的特点帮助学校形成积极的课程文化环境,给予环境中的每个成员以行为导向作用。关注课程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学校是否能够有意识地将课程精神贯穿于课程理念中,并通过理念凝聚课程设置、开发与管理等一系列过程。

学校课程文化的影响是隐性的,良好的课程文化能够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提升质量与效益。文化的影响是长远的,意义是深刻的,因此更需要校长及其团队成员予以关注,督导工作者在督导实践中也必须予以关注。

课改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试、改进的过程,而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这个过程得以有效实施的推进、保障力量。教育督导部门作为国家教育管理的监督机构必须给予学校必要的关注与支持,运用发展性督导评价帮助学校不断在过程中反思、改进,通过研究与落实校长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学校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来实现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为自主发展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